转载|党史故事•社会主义革命篇之三大改造 改天换地

发布时间:2021-09-15 发布人: 浏览次数:

全党整风实际上是党的八大提出来的。全党整风的主题,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在整风过程中,发生了极少数右派向党猖狂进攻的复杂局面,导致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的正确判断由此而改变,这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曲折。

根据党的八大精神和现实生活中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决定从整顿党的作风入手,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宣布在1957年开展全党整风。

1957年3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有800多位党内外人士参加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先后召开5个座谈会,了解宣传和科学文化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思想文化领域贯彻“双百”方针鼓劲。毛泽东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长期性的方针;领导我们的国家应该采取“放”的方针,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

1957年3月5日至20日,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召开,传达、贯彻、讨论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共有406名委员和列席人员在会上发言。他们表示,毛泽东的讲话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日趋完善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将起决定作用。各民主党派也相继举行中央全会或工作会议,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各地党委则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在党内外广泛听取反映,征询意见。一时间,人们焕发出巨大的政治热情。《人民日报》驻上海记者报道:毛泽东的讲话在上海进行了普遍的传达和讨论,“它已形成了上海知识界思想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给初春的上海,更增添了蓬蓬勃勃的生气”。

传达和讨论毛泽东这两篇讲话的过程,也就是分析和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和检查工作中问题的过程。从共产党方面来说,整风运动实际上已经开始。中央连续发出党内指示,党报相继发表社论,推动这一进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分赴各地视察,沿途宣讲,要求党的干部充分认识到我国正处在从革命到建设的社会大变动时期,要充分理解党采取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在一系列的宣传动员下,党外人士和人民群众积极帮助共产党改进作风的热情日益高涨。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指示》强调,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次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应该多采取个别谈心或开小型座谈会和小组会的方式,一般不要开批评大会或斗争大会。这次整风,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采取“开门”形式,既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欢迎党外人士对党和政府、党员干部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毛泽东后来还指出:党希望通过整风,达到这样的目标: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5月1日,《人民日报》公布党中央的整风指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单位的党组织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欢迎大家“鸣”“放”(这是在讨论和实行“双百”方针中形成的简化词语)。5月8日至6月3日,中央统战部召开13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座谈会。5月15日至6月8日,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联合召开25次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广大干部群众包括许多有影响的党外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这些座谈会提出的绝大多数意见,虽然尖锐,但比较中肯,也富有建设性。

党衷心欢迎这些善意的批评和建议。5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以《大胆揭露矛盾,帮助党内整风》为题,刊登了中等初等学校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发言摘要。毛泽东阅后批语:“这一整版值得过细一看,不整风党就会毁了。”开展整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天下第一大事”。5月中旬,中央在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自从展开人民内部矛盾的党内外公开讨论以来,异常迅速地揭露了各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详细情况,我们过去几乎完全不知道。现在如实地揭露出来,很好。党外人士对我们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这类批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于我党整风,改正缺点错误,大有利益。

这些都说明,党确实诚心诚意希望通过整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包括人民群众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此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然而,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开展,许多复杂情况出现了。

文字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上一条:转载|党史故事•社会主义建设篇之反右派斗争
下一条:“学党史 守初心 担使命”主题微课大赛

关闭